知青,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是一代人无怨无悔的血色青春。满怀对历史的崇敬,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陕北这块孕育红色中国的土地上,一位卓越的领袖扣好了他“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这本书由29名受访者口述汇编而成,质朴地再现了总书记苦涩与欢乐交融的知青岁月。青年时期的总书记初到梁家河时,那里的饮食不比北京,基本没有大米,“饭菜没什么油水”,也就谈不上吃肉了。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说,他是年纪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这位城里来的青年从未抱怨,怀揣“上山下乡,建设祖国”的梦想,和当地人民一起下田耕作。磨砺,让他逐渐褪去青涩的外衣,成长为一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国家领袖。
着眼当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文化水平飞速提升。但个别党员同志工作上不思进取、生活上铺张浪费。一些青年干部时常抱怨琐碎的基层工作,长此以往,何以承担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重任?总书记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也为我们树立了理想和行动的标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读书是增长知识,提升修养的主要途径。知青戴明回忆,总书记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的书装满了两个箱子,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在梁家河亲人的印象中,他总是一边积极劳作,一边勤奋读书,正是那陈旧的棕箱和皮箱里的“宝贝”,造就了总书记深邃的哲学理念和长远的政治眼光,为一系列先进求实的治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强烈的求知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在梁家河,无论是当社员还是村党支部书记,总书记都真真切切心系群众,一心一意为民着想。“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1974年,总书记放弃了招考工农兵学员的机会,他对知青雷平生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他带领村民打坝於地、打井、办沼气、教村民文化,与村民融为一体。村民石春阳说,我们选他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
七年的知青生活,凝聚了总书记亲民爱民之心,不忘初衷之心。他亲切地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把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以苏陕扶贫协作为纽带,大力发展以毛绒玩具(织袜)为主的新社区工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产业工人增收致富,有效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我市平利县锦屏社区毛绒玩具厂考察时,对我们“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
合上书本,历史的浑厚感和青年的责任感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总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加倍努力,脚踏实地;要把握时代脉搏,一往直前,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乘风破浪,争做不负青春不负国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