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近日,安康中院对原有审判团队进行科学调配,同时对机关党委下设党支部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把“支部建在审判团队上”,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全力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创新机制 让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乘数效应
安康中院主要办理二审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具有案件影响力大、案情相对复杂等特征,对审判人员的工作阅历、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都提出了挑战。针对当前我院审判人员专业化、年轻化等特点,院党组审时度势,打破传统业务庭室分工惯例,在保持原有9个审判执行业务庭室编制人员基础上,优化整合组成由院党组书记、院长领衔,4名副院长任团队长的4个专业化审判团队。同时,经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同意,将院机关党委原下设8个党支部,经过选举程序优化整合为5个党支部,其中4个党支部与4个审判团队一一对应。通过上述组建,将机关党建工作中党组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党组成员“一岗双责”融合到4个审判团队,确保审判团队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实现讲政治与讲法律高度统一。日常各庭室按照分工正常开展工作,遇到重大疑难案件,由团队长主持召开专业审判团队会议,一方面加强党建对审判工作的引领,确保审判政治方向正确,一方面充分发挥审判团队各党小组先锋作用,通过组建“党建攻坚突击队”等形式联合攻克急难险重工作任务,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成效。
深化改革 让党旗在审判一线高高飘扬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新时代检验人民法院办案能力水平的核心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时代司法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审判团队的组建和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次议事之前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全体审判人员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司法为民根本宗旨,客观公正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推行“党小组+专业法官团队会议”双研判模式,形成“办案一线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格局。对重大敏感案件开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维评估,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制度赋能 红色引擎驱动司法质效升级
将支部建在审判团队,既是筑牢政治忠诚的必然要求,更是破解人案矛盾、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举措。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审判团队集体议事”“党小组攻坚抓落实”等制度,将政治学习与案件研讨、类案分析深度融合,确保机关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同频共振。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持续强化党员第一身份意识,不断提升办案法官政治能力水平。积极探索开展“审判团队工作质效晾晒”,通过办案数据看板等形式看各审判团队、各党小组、各党员法官的办案量、审限内结案率、调撤率等指标,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下一步,安康中院将深化“一团队一品牌”创建,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升级,以红色引擎驱动审判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