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在石泉县“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安康市直机关工委荣获“石泉县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帮扶先进单位”。这是继2019年、2020年市委市政府表彰“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记二等功”后的又一荣誉。
自2016年帮扶石泉县后柳镇磨石村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在手中无项目、公务经费紧、人员编制少的情况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挥市派牵头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倾心倾力帮扶,推动该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5年来,工委先后选派5名干部驻村帮扶,8名机关干部与35户建档立卡户结对交友帮扶。缩减公务支出,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42万元,协调市县有关部门落实各类项目资金1600余万元。该村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20年高质量完成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161户443人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退出。如今,茶业产业已成规模,群众稳定就业,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乡村治理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正在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如今村上有产业有公司,我们能在家门口上班了”
5年前,磨石村无主导产业、无专业合作社,群众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类别多、规模小、收入低。工委包联该村后,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培育主导产业,组织成立水韵东南专业合作社,鼓励外出创业能人李定均回乡办企业,成立了碧水晨毫茶叶有限公司。突出支部引领,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茶旅产业。培养致富带头人3人,培育家庭农场10个。目前,茶叶面积达2000亩。该村茶旅融合项目已列入石泉县2021年重点项目,成为全县农业农村暨产业建设现场观摩点。今年春茶开采加工,每天60余名群众忙于采茶。村民杨家芝边数钱边高兴地说:“如今村上有了主导产业,还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我们不用为外出务工发愁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现在每天采茶能收入200元。”
“一直盼望农网改造,终于实现了”
“前几年,我的养牛场不敢扩大规模,主要是动力电没解决,饲料加工成了难题。”养殖大户谭超才很无奈。通过驻村干部协调电力部门,2020年投资220万元,实施农网低压改造38公里,增设变压器2台,有效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谭超才感慨地说:“一直盼望农网改造,终于实现了,我现在正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五年来,工委积极协调项目和资金投入,硬化村组道路17.2公里,新修产业路5条4.6公里,新建便民桥2座,修复损毁道路8公里;新修蓄水池10个,维修人饮工程9处;建成了370平方米的村党群服务中心,硬化集中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广场3000平方米,安装建身器材10套、太阳能照明灯15盏;新建移动、电信基站5个,安装安置点居民有线电视和网络50户。二组组长阮长明有感而发:“市直机关工委真是用心用力用情在帮扶我们,这几年村上建设项目多、发展变化大,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党的政策好,只要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
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工委始终把新民风建设作为“扶志扶智”的有效抓手,采取举办文艺演出、表彰先进、专题培训等活动,开展法律、政策、环保、公民道德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建设爱心超市,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公益服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每个季度组织开展道德评议,共发布道德评议“红黑榜”130人,落实责任帮教转化黑榜人员4人。年年举办文化惠民演出暨新民风建设表彰大会,累计表彰“脱贫自强标兵”、“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126名。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慈善扶贫一日捐活动中,群众纷纷献爱心,共捐款11600元。靠勤劳脱贫的张远香说:“道德评议好啊,村里有名的几个懒汉都变得勤快了,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干部真好,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工委发挥职能优势,突出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历经两次村“两委”换届,始终把建强支部班子作为重中之重,把政治素质好、能为民办事的优秀青年选进支部班子,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该村成为全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示范村”先进典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党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李强、杨家芝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三组村民刘地先说:“去年我家里电线短路,急着磨豆腐,我就给村干部打电话,一会儿他就和供电所的电工来到家,给免费更换了电线,现在的干部真好,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