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了王树增笔下的《长征》,内心非常复杂。书中为我们描绘了那段斑斓宏大的历史。中华儿女为了反抗强暴、寻求民主自由、探索国富民强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在最艰苦的地方,遇到最复杂的危险,用生命和鲜血筑起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高耸脊梁。
一、红军之路,波澜壮志
在没有阅读《长征》这本书之前,我的认知仅停留在红军翻越了崇山峻岭,渡过了急流险滩,历经长时间的努力而获得长征的胜利,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艰难困苦,了解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在阅读了《长征》这本书之后,让我有了更深的认知。长征是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远征,红军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存实力,以此来对抗敌人,便踏上了长征的路途。从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的征途,到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部队仅剩近八千人。从一九三五年三月红四方面军近十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到一九三六年十月到达甘肃会宁时,部队仅有三万三千多人。从三十多万国民党包围中冲出的红二方面军两万一千多人,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踏上了长征的征程,到一九三六年十月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全军一万一千多人。红二十五军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开始长征,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转战,抗击了三十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全军兵力最多时不足八千人,最少时兵力只有一千多人。
长征精神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会问?长征精神就是将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信党的领导,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长征精神就是为了能够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一个新的未来,哪怕遇到多少的艰难险阻,做好一切牺牲的准备;长征精神就是从实际出发,一切实事求是;长征精神就是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一起共患难、共奋斗,生死相依,互相帮助。长征将红军与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红军来源于不同的阶层,他们只有同一个目标,就是为了推翻旧中国的剥削和压迫,希望能够获得自由和解放。他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即使身处绝境也绝不后悔,从不停歇自己前进的步伐。
长征除了是红军的胜利之外,同样也是国家的胜利。红军将士们相互扶持完成了长征,将自己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紧紧相连,他们坚信这条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
二、历史回响,精神常新
在王树增的《长征》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树湘。长征途中,除了需要克服艰苦的生存条件之外,还要抵挡数十倍敌人的“围剿”。陈树湘率领着部队徒步到达湘江时,突然遭到了敌人的猛烈追击,原本六千多人的部队,仅剩下几百人。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敌人,便兵分几路进行对抗,他带领着一百多人进入到竹林进行战斗。战争总是残酷的,战争避免不了受伤,陈树湘被一梭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他体内的肠子清晰可见。但他却是咬着牙,扛着剧烈的疼痛,继续进行战斗。由于受伤严重,当时又缺乏医疗救治,他用衣服简单的对伤口进行了包扎。但长期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利的,陈树湘毅然决然的让部队进行突围,自己留下来掩护。但很可惜,在掩护的过程当中,因为疼痛难忍晕了过去,被敌人抓住了。敌人为了能够从他嘴里问到有用的信息,便给他的伤口进行了包扎。在他有意识后,认为自己决不能屈服于敌人,于是趁敌人不注意的时候,将包扎好的伤口拆开,亲自用手将自己的肠子绞断,壮烈的牺牲了。
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切身体会当时陈树湘受过的疼痛,在当今和平、美好的社会当中,人们受到一点小伤都觉得是一件大事,但是当一个人中枪肠子都露出来的时候,遭受的疼痛可想而知。在受伤后还坚持继续投入战斗,直到自己疼到晕了过去,身心所遭受的磨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年仅29岁的陈树湘,用年轻的生命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弘扬着烈士精神。当我们在抱怨着工作压力大、生活疾苦的时候,他们却在英勇奋斗,用汗水和鲜血为我们带来希望和光明。
三、今朝职责,继征程启航
“长征万里路迢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八十七年前的漫漫征程,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两万五千里”这个简单冰冷的数字,而是红军战士在翻越一座座雪山,走过一片片草地,完成一次次战斗时所展现出来的使命担当和历史文化所涵养积淀出来的伟大长征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红军战士用他们不屈的精神谱写了一段壮丽的长征史诗,使我们党和国家革命事业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林业人,以树为友,以林为家,守护好绿水青山,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走的新时代长征路。作为一名林业青年人,我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林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要以老一辈林业人为榜样,立足岗位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把心思集中在想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成事上,以钉钉子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闪耀出最耀眼的时代光芒。